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食品添加剂大全列表以及危害(16种食品添加剂:一篇文章让你全明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5 12:00:15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可以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等23类。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生活中常见的配料表中食品添加剂,在选购食品时不妨拿出来看看,建议收藏哦!

山梨酸钾

作用:防腐剂,PH值在6-6.5,防腐效果是苯甲酸钠的5-10倍,能抑制微生物、细菌繁殖生长。

常见食品:用于酒精饮料、肉类制品、糖果、糕点及腌制食品等。

安全系数低毒,适量安全,过量会在体内转化成苯甲酸,对肝脏造成负担,因此老人、小孩或肝脏不好的人慎用

苯甲酸钠

作用:酸性防腐剂,PH值在2.5-4.0之间,能抑制微生物、细菌繁殖生长,属于低毒。

常见食品:用于碳酸饮料、肉类制品、糖果、酱料和调味品等。

安全系数:低毒适量安全,过量会在体内转化成苯甲酸,对肝脏造成负担,因此老人、小孩和肝脏不好的人慎用。

异抗坏血酸钠

作用:防腐剂、抗氧化剂、护色剂,防致癌剂 ,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变色变味,抑制亚硝胺致癌物形成等。

常见食品:用于饮料、肉类制品、罐头、酒类、糕点、腌制菜等。

安全系数:安全性较高,适量安全,过量会有轻微的肠胃不适。

亚硝酸钾/钠

作用:防腐剂和护色剂,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保持肉类的鲜艳色泽。

常见食品:用于卤肉、腊肉、烤肉、火腿类食品。

安全系数:低毒但高危,必须适量,过量会急性中毒,因此可能转化为亚硝胺,这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有致癌性,孕妇摄入过量可能会有致畸形或生殖毒性。

谷氨酸钠

作用:增味剂,能刺激舌头上 定的味觉受体,从而给人带来提鲜的感觉。

常见食品:用于味精、鸡精、蚝油、酱油、火锅底料、黄豆酱等。

安全系数:安全性高,但长期大量摄入易引起情绪异常、抑郁、失眠等症状,对于婴幼儿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柠檬黄

作用:人工合成着色剂,无营养价值,呈鲜艳的黄色。

常见食品:用于饮料、乳制品、糖果、果冻、蜜饯、膨化食品等。

安全系数:安全性高,基本无毒,大部分会排出体外,但过量会对肝脏和肾脏有一定的损伤,且部分人对柠檬酸过敏。


二氧化硅

作用:抗凝剂、填充剂、吸附剂,能防止食物发生结块,让食品口感和咀嚼感刚好。

常见食品:用于乳制品、雪糕、固体饮料蛋白粉、调味品中。

安全系数:无毒无味,过量会肠胃不适,安全性高但过量食用会引起肠胃不适,也影响其他物质的吸收。原因是二氧化硅不被人体吸收,过量会在肠道内形成一层薄膜,导致以上不良反应。

胭脂红

作用:人工合成着色剂,呈鲜艳的红色。

常见食品:用于饮料、果冻、糖果、糕点配制酒、蜜饯中,我国规定不可用于肉类制品和水产品中,主要是为了防止不发分子将变质肉掩盖起来。

安全系数:高危,本身具有毒性。且可代谢成芳香胺类化合物,有致癌性和诱发基因突变的作用。

卡拉胶

作用: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从红藻中提取的胶体。

常见食品:用于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糖果、果冻等。

安全系数:低毒,过量会导致肠胃道负担。有研究表明,大量食用可能与炎症和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此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中,对人类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滑石粉

作用:抗结剂,防止食品结块。不允许在熟制坚果与籽类等炒货食品中使用滑石粉。

常见食品:用于果脯蜜饯、面粉、坚果炒货、糖果的加工和发酵提取工艺。

安全系数:本身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可能夹杂石棉杂质,石棉为已知致癌物。

明胶

作用:增稠剂,胶原蛋白部分水解的产物,主要从动物结缔组织中提取。

常见食品:用于腊肉制品、卤肉制品、火腿类等肉类食品,但有些商家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废料做原料, 从而安全系数降低。

安全系数:无毒,安全性高。

果胶

作用:增稠剂、乳化剂、稳定剂、凝胶剂,属于天然添加剂。主要来源于柠檬、柑橘等水果的果皮中,天然添加剂。

常见食品:用于饮料、乳制品、果酱类、烘培食品及糖果等。

安全系数:安全性高,长期食用会影响矿物质和蛋白质吸收

甜蜜素

作用:人工合成甜味剂,无营养和热量。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具有甜味纯正、自然的特点。

常见食品:用于饮料、冷冻饮品、烘培食品、罐头、酱菜等。

安全系数:安全性高,但长期或过量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三氯蔗糖

作用: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600倍。

常见食品:用于饮料、甜品、乳制品、调味品、烘培食品等。

安全系数:安全性高,但不易代谢,长期大量摄入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负担,过敏性慎用。

阿斯巴甜

作用: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100倍,不影响血糖,可对血糖进行控制。

常见食品:用于饮料、糖果、口香糖、低糖饼干等食物。

安全系数:低毒但高危,需适量!

安赛蜜

作用: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度是蔗糖的200-250倍。无营养,热量极低,不会导致牙齿龈坏。因生产工艺不复杂、价格便宜、性能优于阿斯巴甜,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甜味剂之一。

常见食品:饮料、甜点、乳制品、烘焙食品、蜜饯等。

安全系数:安全性高,不参与人体代谢,适合糖尿病和减肥人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