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同业资产包括三类:存放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与之相对应的,同业负债也包括三类:同业存放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拆入资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本系列文章将分三部分讨论这三类资产和负债的作用,以及这三类资产和负债的占比所体现出的不同银行的经营特征及其竞争优势。本文为第二篇,介绍后四个与短期流动性管理有关的资产和负债。
二、拆出资金与买入返售(资产)
同业拆出类似于存放同业,也是向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拆借的款项,但与存放同业不同,拆出资金不需要在对方开立账户,相当于资金拆出方向拆入方提供的一种短期贷款。
买入返售是指,先签署回购协议,约定先买入,一段时候后再按约定的价格返售给对方,标的物包括票据、债券、贷款等金融资产。
同业拆出和买入返售,都需要在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例如债券逆回购就是一种买入返售,交易时银行接受对方的债券质押,借出资金。
银行因为各类业务结算的需要会在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备付金,就是前文提到的存放同业,但由于备付金的收益率非常低,所以银行通常会通过货币市场操作来管理超额备付金,从而降低备付金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表1-四类上市银行同业资产占比(拆出资金与买入返售合计占比)
如表1所示,四类银行的同业资产占比整体上相差不大,作为超额备付金以及短期资金的投资工具,银行通常不会将太多的资金用在这类收益率较低的资产配置上,这一点类似于存放同业的备付金,够用就好。
但不同银行间还是会有些差距,如国有银行普遍超过4%;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超过5%,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都不足3%;城商行中,上海银行、北京银行,成都银行超过7%,其他很多银行不足3%;农商行中,渝农商行和沪农商行在6%之上,其他资产规模不足万亿的银行普遍在2%以下。
基本上规模较大的银行或是资金较为宽裕的银行同业资产的占比会偏多一些。
三、拆入资金与卖出回购(负债)
同业拆入与同业拆出相反是指从境内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相当于短期借入一笔资金,同样不需要开立账户。
卖出回购也与买入返售相反,是指按照回购协议的约定,先卖出,过段时间再按固定价格买回。
同业拆入和卖出回购,同样需要在银行间货币市场进行交易,是短期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工具,例如债券正回购,银行抵押出债券以获取短期资金使用。

表2-四类上市银行同业负债占比(同业拆入和卖出回购合计占比)
如表2所示,四类上市银行间同业负债的占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距,国有银行资金普遍较为宽裕,不太需要在货币市场上融入短期资金,因此占比较低,而城商行和农商行则普遍资金短缺,在货币市场上融入的短期资金占比就会比较高。

表3-全国性银行同业负债占比(同业拆入和卖出回购合计占比)
如表3所示,全国性银行中,建行、农行、工行、邮储、平安,占比不足2%,融入短期资金非常少,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占比在6%-8%,融入的短期资金比较多,该指标的高低同样与是否具有负债优势有关。

表4-城商行同业负债占比(同业拆入和卖出回购合计占比)
如表4所示,城商行中,宁波银行、重庆银行、郑州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兰州银行、厦门银行,占比均超过9%,占比较低的银行业都超过了3%,城商行整体上对短期资金的需求量比较大,说明其负债较为紧缺。

表5-农商行同业负债占比(同业拆入和卖出回购合计占比)
如表5所示,农商行的情况比较平均,大部分银行的占比在4%-6%,短期资金的需求量不像城商行那么大。
四、结论
同业拆出和买入返售目前占比普遍较低,银行间差距不大,主要是2013年之后,买入返售逐步得到治理,已经极少投资于非标资产,同业资产用途逐步回归到短期流动性工具上。
同业拆入和卖出回购在银行间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这类同业负债的占比能够体现出银行对短期资金的需求量,整体看,具备负债优势的国有大行需求较小,而负债相对紧张的地方性小银行需求较大。